4月上旬,解放军东部战区一场"出其不意"的联合演训引发全球关注。这场行动以"变"为核心,不仅成功拦截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,更在台海周边展开"教科书级"战术演示,用实战化手段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。
战略威慑:航母必经之路设卡拦截
演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巴士海峡的精准封控。3月30日,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计划经南海前往中东,解放军迅速启动预案:山东舰航母编队4月1日突入台岛南部海域,与菲律宾吕宋岛形成"关门"态势。军事专家指出,此举并非常规演练——山东舰抵近台岛至40海里警戒线,既是对台军"虚张声势"的压制,更是对巴士海峡实施"实弹级封锁"。
"航母要过海峡?我们先在这儿打靶!"央视画面显示,4月2日"海峡雷霆2025A"行动中,远程火箭炮精准命中模拟高雄液化天然气设施的靶标。这种"用实弹划定红线"的强硬姿态,让美军航母最终放弃原定航线,被迫绕道菲律宾群岛内部狭窄水道。截至4月5日,卡尔文森号已在解放军反航母火力威慑下转向马六甲。
战术创新:动态调整展现实战能力
与传统演习不同,此次行动突出一个"快"字。4月1日未公布代号的初始行动,正是针对美军航母动向的"即刻反应"。军事分析人士指出,山东舰能在48小时内完成从待命到封锁部署,证明解放军已具备"实时掌握、快速反应"的联合作战能力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战术组合拳:山东舰编队封控海峡的同时,岸基反舰导弹、歼击机群形成三层火力网。当美军航母试图突围时,台海东部海域瞬间变成"实弹靶场"——这种"以攻代守"的战术,既展示了解放军对关键航道的绝对控制力,也彻底打消了美军硬闯的念头。
台军"纸老虎":古董装备难挡东风利剑
面对解放军的雷霆之势,台军"基德级驱逐舰""海锋特战队"等所谓"反介入力量"显得苍白无力。军事评论员直言:"在东风系列导弹的覆盖范围内,这些上世纪的老装备连生存都成问题,更别说发挥作用。"
此次演训用实战化方式宣告:台海防御体系早已不是"棋盘",而是解放军捍卫主权的"红线"。
国际舆论:中国海空力量实现质变
美国《海军新闻》杂志评论称:"中国展示了在西太平洋随时'关闭关键航道'的能力。"而英国《简氏防务》则注意到,山东舰此次表现标志着中国航母从"存在展示"转向"战术应用"的跨越。
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,用军事行动的"变"应对外部威胁的"变",向世界证明: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海洋权益的决心,已从战略规划转化为实战能力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